拍/賣電影在台灣(上):募資製作

圖、文:奇妙時光電影公司製片人楊士賢

不少人的夢想是拍電影,實際上在台灣要如何圓夢呢?首先,得了解拍電影必須具備、缺一不可的三個要件:人才、故事、資金。台灣對於電影的輔導與獎助措施,主要分布在文化部、去年成立的文化內容策進院(簡稱文策院)、金馬影展執委會以及公共電視(簡稱公視),這些措施包括人才、故事、資金三方面,甚至涵蓋了整個電影產銷流程,因此有人說:台灣的電影工作者是幸福的。固然不可否認台灣有諸多協助電影事業的舉措,但電影工作者是否就因此是幸福的呢?

拍攝短片是電影創作的起點,文化部的短片輔導金、高雄市電影館的「高雄拍」,還有對大專院校公開徵件的公視「學生劇展」,每年都吸引許多短片企劃案踴躍送件。若短片作品能入圍甚至獲得「金穗獎」、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台北電影獎最佳短片、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這些獎項的肯定,就容易吸引業界的矚目。而對於已有短片製作經驗,試圖拍攝長片的創作者,公視的「人生劇展」、「新創電影」,是資金壓力和風險承擔都相對較小的練習機會。

在故事題材方面,優良電影劇本獎是劇本創作者每年競逐的場域,文化部的劇本開發補助是電影製作業者在開發階段的重要資源。文策院最近嘗試啟動的「內容開發專案計畫媒合服務」,則期望串聯有文本授權改編意願的出版方、編劇或開發團隊以及尋覓攝製題材的影視投拍方,企圖搭起影視改編的合作橋梁。

電影是資本密集的產業,募集資金是多數電影人的苦惱,畢竟找到錢才有可能把故事和想像力在大銀幕上呈現出來。已舉辦十五年的「金馬創投會議」,是提供創作者與投資發行方洽談合作的平台,媒合影視企劃案與資金資源,成績斐然。文化部的長片輔導金,經常是台灣電影長片的第一桶金,握有輔導金補助的長片企劃案較容易得到投資方的青睞,而長片輔導金確實也成為支撐台灣電影產量的主要政策;加上各地方政府的電影製作補助,期望電影作品創造觀光效應,都是在台灣拍電影的重要資金來源。

長片輔導金雖然立意良善,卻也存在若干難解的沉痾,投資方在評估電影企劃案時,一向先關心是否已有輔導金的支持,未獲輔導金的企劃案尋求投資往往困難重重,變相形成文化部為民間企業挑選投資案的奇特現象,失去原先提升台灣電影產量與品質的初衷。甫成立不久的文策院,組織運作尚未步上軌道,掌握豐沛資源,卻似乎不知如何善用。所謂「文化部執行獎補助,文策院聚焦投融資」的雙軌併行分工未見明確;所標舉的「產業生態系」,亦尚難從文策院成立至今的作為,明暸其藍圖與擘畫。期盼公部門的政策與資源可以有效帶動民間資金與資源的投入,創造良性循環,進而將台灣艱困的產業環境轉變為生產創作的沃土,而非總是依靠獎補助的輔導措施,在沙漠中開出一朵朵奇異的花。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rteen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