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台灣電影

圖、文:奇妙時光電影公司製片人楊士賢

 

甫於十一月底落幕的第57屆金馬獎,是2020年全球影壇極少數能夠如期如常舉行的實體頒獎典禮,運用大量的照片和影像,詮釋新冠肺炎衝擊下的新日常景象,以「前往明天的路上」為slogan,為電影從業人員加油打氣,也希望鼓舞全世界。不只是紅毯星光、衣香鬢影,原來頒獎典禮也可以如此具有社會意識。

由於防疫有成,今年台灣的電影院沒有一天關閉,但歐美疫情肆虐,使得好萊塢電影檔期大亂,原本備受期待的金雞母紛紛延檔,甚至直接放眼2021年。開店做生意,貨架上怎麼能空著?好萊塢電影幾乎每年囊括台灣九成以上的市場佔有率,面對「斷片」危機,戲院和發行商拒絕坐以待斃,「經典重映」成了度小月的因應策略,成本低、積少成多的經營思考,大約100部舊片重映,有12部的票房超過200萬元(新台幣,以下同)。賣座最好的是三十二年前的《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賣了將近1400萬元,聚沙果真能成塔。顛沛流離在時代與時代之間的溥儀,大量紫禁城實景拍攝畫面,加上傳奇的配樂,成就了這部大銀幕朝聖不可錯過的鉅作。幕後操盤手甲上娛樂台灣分公司總經理許詩璟認為,疫情期間還會走進戲院的人,一定是重度影迷,「這個時間點,不就是經典片進場的最佳時機嗎?」

圖:2020台灣電影票根

新冠肺炎毀了2020年春節賀歲檔,重創上半年台灣電影票房,只有《女鬼橋》一支獨秀,網路直播撞鬼的校園傳說,創下賣座5800萬元佳績。受惠於好萊塢大片延檔,多部台灣電影在暑假檔表現亮眼。取材民間「送肉粽」習俗,《粽邪》續集《馗降:粽邪2》增加泰國鬼王等元素,票房7200萬元超越第一集。《怪胎》發想強迫症患者的愛情故事,是題材新穎的小品,勤洗手、穿雨衣的畫面,疫情當前特別有既視感與代入感。九把刀小說改編的《打噴嚏》命運多舛,完片六年後重見天日,意外也賣了4700萬元。《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改編暢銷作家肆一同名散文,於七夕情人節檔期上映,票房將近8000萬元,是今年台灣電影的第一波高潮。小人物奇想喜劇《消失的情人節》以節奏一慢一快的男女主角,反思時間點滴積累而成的生活。《無聲》取材自啟聰學校性侵事件;《親愛的房客》從特殊的人倫關係展開,觸碰了同志家庭、長期照護、司法改革等議題;《同學麥娜絲》敘述四個中年男子的際遇,嘲諷中流露酸楚,映照出前景的虛無。這三部電影是當下台灣不同角度的切片,各自精彩。賣座破億的兩部台灣電影,《孤味》透過一場喪禮,描寫母女們難以言說的重重心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則刻劃了台灣解除戒嚴至今,一段跨越三十年的同志情誼。

新科金馬影帝莫子儀:致自由,致平等,致天賦人權,致電影,致創作,致生活。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侯孝賢導演:感動別人,先感動自己。自台灣新電影以降,創作者渴望「說自己的故事」,不斷叩問並與觀眾對話:「我是誰?我為什麼會是現在的處境?」在前往明天的路上,電影人持續思索著。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ight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