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麻花(下): “樹”狀生長

訪、圖:上海開心麻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總製作人
開心麻花副總裁
汪海剛

喜劇基底跨界拓展
“2016
年騰訊動漫找到我們合作,把一部人氣漫畫改成舞台劇《我叫白小飛》,這是開心麻花首次與騰訊合作,嘗試B2B (企業與企業交易)的商業模式。汪海剛表示開心麻花就像一棵樹,從以喜剧舞台作品为根的地裡長出來,在內容積累、孵化的過程,逐漸向其他範疇延伸,生長出網劇、電影等其他枝幹。開心麻花出品的第一部電影《夏洛特煩惱》,以2000萬的投資成本最終獲得14.41億元的票房收入,成為當年最大的黑馬。《夏洛特煩惱》在搬上銀幕前,已做了1000多場的舞台劇演出。就是不斷地打磨、深入,慢慢摸索出能被市場接受的IP改編。同時,1個半小時的電影時長與舞台劇內容是高度重合的,讓IP可以順利嫁接過來。

品牌文化嫁接產業
業務的拓展,公司內部也成立演出運營中心、戰略合作中心、經紀管理部等部門,
2017年起開始朝視頻端發展,2018年後也開始電影的獨立製作。週邊產品開發方面,汪海剛指以往圍繞上演劇目內容,開發配套產品,現場銷售,變現有限;影視市場大熱,進一步打開了開心麻花的知名度,未來將尋找產品公司間的合作機遇,圍繞開心麻花的基調:歡樂與希望,做文創消費產品,在線下和線上同步售賣,將品牌文化拓展到商品類別。

培育本地消費市場
“2019
年上海共有2萬場劇場演出,政府計劃能達到4萬場次的目標,政策的引導給予業界及市場信心;而國內城市隨着生活水平的上升,如杭州、蘇州、成都、深圳,市場增長也很快。汪海剛指藝文業界發展,若只靠扶持資金很難把規模做大,建議從培養本地觀眾做起,市場經營好了,行業有了發展藍圖,人才才能流入行業裡,定心投入。我們和寧波大劇院合作,首年演了8場,後來觀眾一點一點多起來,第2年,寧波大劇院就和我們簽了16場的合約,演出是越演越有的。對於澳門的戲劇發展,他表示可由政府提供場地,與國內外知名團體合作,定期公益性出演,以知名劇團的名氣帶動觀眾入場,培養消費習慣,為本地戲劇業界市場化創造條件。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one × f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