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團在城市夾縫尋覓空間

訪、圖:足各藝術社創辦人塵雅正

空間不足藝團插縫排練
場地最缺的時候,露天的公共空間也用過,曾經試過在10個不同場地輪流使用,插縫排練;這樣的排練方式,更別說有倉儲的空間,服裝、道具只能每天都用車或人手分批搬來搬去。足各藝術社於2012年成立,由一群來自不同社會背景、對戲劇感興趣的朋友共同組成。現時固定的劇組人員約為12名,最初以肢體默劇在街頭快閃表演,近年作品嘗試把手語、肢體及話劇三者結合呈現於舞台上。

缺固定場地助作品創作
近年不少藝團反映本澳排練及演出空間緊縮。
由於藝團數量眾多,可申請租用的政府場地僧多粥少。例如政府某些活動中心有場地可申請,但為了惠及更多團體,每月只能申請12次,每次最多3小時,需要提前申請,審批時間亦較長。塵雅正指劇團有一個固定排練的場地非常重要,演員不必每次重新適應場地,可以迅速進入排練狀態;佈景位置及演出範圍的標記亦可以保留,不用每次重新量度。

啟用閒置空間優化條件
坊間現存可給藝團租用的場所,配套一般,大部份沒有倉儲室可存放道具。她提及過往文化局的澳門文化中心曾主辦開箱作業系列,有提供小許倉儲空間,場地及設施較為齊全,惜現時該計劃已取消;她期望未來政府部門能更多啟用閒置場所,如美副將大馬路一排的綠屋,如果能活化成為排練空間,也能解決藝術團體燃眉之急,協助好的作品有地方發酵。

藝術教育培育鑒賞認知
澳門物價逐年上升,然而政府對於藝團的資助與十年前相同。相對比香港藝團生存情況及待遇,塵雅正指本地能提供給全職導演、演員的薪金往往是最低,一個作品可能要兩,三個月時間排練,給予創作人員的費用只夠維持一個月支出,甚至有時更少,導致接戲越多,反而越排越窮的情況。這樣無疑是迫使創作者需要兼負越來越多的額外工作,如:行政,教學,後台工作等等才能生存,這樣的生存模式消耗了許多創作者的精力,即使創作者不情願,然而或多或少會影響在作品的質素。

此外,澳門絕大部份市民都沒有入劇場看演出的習慣,對戲劇演出一知半解,不知道怎樣去觀看,這是基於澳門教育相對於藝術教育的培育,比較重視傳統的中英數,從小就沒有接觸,更別說討論藝術氛圍。我們經常見到的觀眾多數是因身邊有劇場的朋友,才去捧場。經驗過一次兩次後,完成了象徵式的朋友支持,便回歸自己的日常。有興趣的人士也苦無門路,澳門連唯一培訓戲劇的學院,也因為招聘老師問題,班級銳減,甚至取消開課。藝團活在這種惡性循環裡,觀眾只見越來越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20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