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創意生產的“破壞性再造”

文: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文化產業課程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忠

圖:網絡

以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高新信息技術所驅動的智能+”時代為人們的文化生活、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從初期的圖像數位化再現與模擬,到如今以機器算法自主學習、深度學習為特徵的高度智能化、多樣化與高效自主化創新生產,創意生產機制的架構和組織受到了顛覆性的衝擊。我們將這種衝擊及其改變稱為創意生產的破壞性再造

文化創意生產有兩種基本模式,其核心機制都同源於創意者的經驗生產。第一種是最直接的線性生產,也就是說,創作者、傳播中介和消費者三者間是線性銜接的關係。創作者進行優質的內容生產,傳播者基於這些創意內容進行宣傳擴散,消費者通過合適的中介得以接觸這些內容,然後完成消費購買。整個過程是單向性的、單維度的,也是以個體為主導的生產和消費。這方面的代表案例很多,文創領域各個方向都有大量實例。比如科幻創作領域的劉慈欣,詞曲創作者方文山、非遺與文創作品創作者泥人張,產品設計師菲利普.斯塔克等。   

第二種本質上也是線性單維度的,但具有多線程、衍生性和產業鏈式的區別,這種模式下,創作者往往並非個體,創意生產多由群體協作在市場導向下基於某些個體的元創作拓展完成。同樣是需要中介來傳播創意內容面向消費者,但其內容的開發和傳播可能是面向多個領域多線程同步開展。IP創作基於此逐漸得以成為創意生產與組織的內核,這也導致了IP品牌超越創意生產者成為產業主體。迪士尼就是最經典的例子。早期的迪士尼公司,是在沃爾特.迪士尼本人作為創意生產者的主導下,進行著動畫片的創意內容生產和創作。其影片作為產品通過線性的方式進入放映市場,贏得觀眾口碑賺取收益,一部又一部動畫作品的生產、播出都是如此,依次往復。但如今的迪士尼集團,已經成為立足IP、打造IP、跨越動畫、電影、遊戲、玩具和主題樂園旅遊多領域的多線程鏈條式生產者。其他類似的例子還包括Marvel Studio、騰訊、APPLE等。

上述這兩種基本模式中,創意內容都來自於創意生產者的個體或群體智力服務。人類創意生產者所能夠完成的內容生產的層次,也就因其知識、智力、技能的區別而有了不同的層次。最底層的創意生產者,正是千百年來我們稱為工匠的從業者。這裡沒有身份上的尊卑,只是客觀的說,這個層次的從業者主要是基於大量重複性的訓練和長期的技能經驗積累來完成既定的工作,其創新可能出現在細節改進、局部優化和精緻的效果保障方面。而越高的層次,對跨學科知識和資源的要求程度也就越高,能夠引領新的文化潮流、創造新的商業模式、開拓新的遊戲規則、創意新的文化創意,才是站在產業金字塔頂端的創意生產者。

那麼,人工智能介入後破壞了什麼?改變了什麼?概括來講,人工智能為創意生產帶來的主要破壞首先發生在重複性勞動和規律性生產方面。創意生產者通過長年累月訓練才能熟練掌握的技能可以被AI“瞬間取代;創意生產者(創作者)對既定內容的創作速度遠遠低於AI,對創意方案可能性的探索範圍也遠遠小於AI。引用《科技中的設計(Design in Tech Report)2019》中的舉例,人工智能已經能夠設計海報、襯衫、機械零件等相當廣泛的領域內容。人工智能設計系統基於深度學習演算法對電商平面廣告的構圖、配色、文案等元素進行批量生產再重構組合並完成評估定稿,每秒鐘就可以完成8000張。在繪畫領域,人工智能系統再現了繪畫中的形象思維,有的可以模仿大師如畢卡索的思維創作過程,如德莫爾水晶杯的製作。

隨著人工智能的日益發展,創意生產中的某些協作模塊可以被AI簡化甚至取代。創意生產與內容消費之間的單向度關係可以在AI介入下逆轉,這意味著作為消費者的個體,可能會在智能+”的協助下隨時反過來成為創意生產者。此外,創意生產中涉及的跨領域知識與技能可以在AI介入下被高速轉化;創意生產中的產業鏈條關係發生變化,傳統創意生產的線性單向模式已經在AI介入下走向非線性、多向度、多維度的共創共生模式。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fifteen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