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內容生產的結構變遷

文: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文化產業課程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忠

圖:網絡

傳統的文化創意生產模式,主要是基於個體的生產,也就是用一套有效的經驗方法完成精緻而又完整的產品。其創作者的獨立性、獨特性往往作為標籤,被其作品所繼承。

在機械化大生產及工業革命所引領的現代文明興起後,文化生產也進入了工業化的鏈條生產和群體協作模式。創意活動也逐漸發展為以群體協作為重要形式的現代企業組織管理模式。這個時候,創意生產走向了品牌化、符號化和團隊化,創意個體的背後離不開團隊群體和協作體系,文化創意產業市場離不開超細緻的分工、大規模的批量複製和工業鏈條式的產業業態。例如,如今一把普通的文創太陽傘,從設計到投入市場就涉及到近70種分工鏈條。這種業態模式下出現了大量成功的商業品牌,其中就包括大量大家耳熟能詳的文化創意產品品牌。

如今人類社會已經開始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人工智能基於強大的深度學習演算法,已經在以下領域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衝擊。首先是機器視覺和圖像識別,如今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人臉識別、無人機障礙物識別就是典型的機器視覺應用。還有就是智能語音合成,大家使用訊飛、Siri等聲音類應用可以獲得經驗感知,機器的聲音與語音合成、語義邏輯判斷都發展迅速。微軟早在2012年就發佈過即時的語音辨識同步翻譯,而如今這一技術的準確度更高、應用場景則更加豐富、體驗更加親民。除了圖像和聲音,人工智能在其它計算領域如AlphaGo圍棋競技、資料分析等方面亦大放異彩,分散式神經網路系統與深度學習算法讓機器越來越具有智能,也讓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迎來了可以與智能相加的新時代機遇。

人工智能時代,個體生產與群體協作的模式進一步受到挑戰,人機共生越來越頻繁的成為關鍵字。這意味著,機器體力替代低端人力、機器智能替代簡單腦力的趨勢愈加劇烈。人工智能可以寫詩、作文、譜曲、畫畫,那麼創意內容生產面臨的挑戰上到了新的高度。人工智能也可以進行藝術創作的話,原有的獨立的個體創作是否可以被其替代?創意的替代程度能夠到多大比例?文化生產背後的協作體系是否也可以被替代呢?這些都是文化產業業界和理論界需要關注和探討的問題。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ree − 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