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樂:十年百倍的成長秘密

文: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于國華

圖:印花樂

「印花樂」創立之初,並不被看好,因為類似品牌已經很多。經過十年,印花樂年度營業額成長超過100倍,怎麼做到的?

進入2000年之後,隨著文創消費成為潮流,臺灣誕生眾多新興品牌,帶動手作和設計商品市場。接著文創園區、文創聚落、育成中心等出現,手作和設計品牌更是其中主流。只是,投入者眾多,但成功發展品牌、邁向企業化經營的案例,相對並不多。

2008年,三位畢業自大學美術系的女生決心創業,期許用印花布料創造美感生活,印花樂於是誕生。以臺灣圖案設計的布料,相當有特色,也得到政府創業補助,但前景卻被懷疑。因為三位曾經同窗的創辦人,都是年輕、天真的藝術家,缺乏商學院背景與創業經驗。

創業第一年,營業額差不多10萬元港幣,還不夠養活自己。三位創辦人商量後,反而破斧沈舟,放棄其他工作,全心投入印花樂。過程中也曾經懷疑是否值得,但憑著良好默契,除了手工印布和製作產品,也分工參與營運。

印花樂貼近臺灣土地與文化,最早期布料圖案如臺灣八哥鳥等動物和植物,都是特有種;而後增加地磚、花窗等紋飾,都具有臺灣特色。產品包括布料、禮品、生活配件、家飾品等,同時強調美感生活與環保;由於實用且具有臺灣風情,逐漸成為遊客喜愛購買的紀念品。

經過十年經營,許多同期創業品牌已經退出市場,印花樂卻不斷成長,年度營業額超過100萬港幣,發展出50款布料、110種商品,以及海內外七個店鋪、三十多個經銷點,並且得到亞洲最重要的文創商品網站Pinkoi注資,成為共同發展的夥伴品牌。

回顧印花樂的成長經驗,首先是「產品力」提升。印花樂的產品,不論構想來自生活體驗、庶民文化或自然生態,每一樣都有臺灣故事。最初因為產品多樣,難以被記憶;後來強打「八哥鳥」,這個建立品牌識別的方法很成功,至今許多人對印花樂的印象,就是簡單親切的八哥圖像。

另外,印花樂除了早期的設計產品,增加了印花布料銷售。印花樂在2010年在迪化街開店,觀察到當地消費者有手作材料需求,於是發展布料商品,受到市場歡迎。由於圖像親切討喜,開始有企業邀請印花樂發展聯名產品,例如和麥當勞等大型企業的合作,快速讓印花樂的知名度提升。

第二是公司營運制度穩健。印花樂創辦人缺乏企管經驗,但她們透過上課等方式,努力學習經營方法。隨著公司擴張,她們從實務中不斷反省,建立各種制度;如今面對成長需要,能夠沈著因應市場變化,穩健布署。

第三是關心顧客、經營品牌。印花樂擁有自創的顧客資料登錄和管理制度,掌握消費者來源、商品購買經驗和意見回饋等,因此能精準掌握消費者需求。2019年,印花樂在迪化街區開第二家店,正是因為了解消費者需求,因此在距離相近的區域再開新店,提供多元化的服務。

第四是社會關懷。三位創辦人對於社會公益有著強烈使命,印花樂的公益信念來自品牌DNA,而不是公關策略。從創業開始,就鼓勵消費者重複使用紙袋;近年舉辦環保活動、支持年輕設計師和藝術家。隨著產能成長,印花樂尋求家庭工作坊合作,如今約40%產品來自弱勢家庭代工。這些行動,默默建立了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正面形像。

未來發展計畫,除了開拓產品類形和海內外通路,印花樂積極發展手作教室「印花塾」,期許如同餐飲界的法國藍帶學校,未來印花樂成為手作布品學習中心,吸引世界各地手作愛好者,到臺灣學習印布和縫作布製產品。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