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電影產業發展需要完善的配套服務

訪、圖:《迷局伏香》監制廖子馨

電影《迷局伏香》是一部改編自三部澳門小說的粵澳合拍電影,聚集了粵港澳三地的專業人士歷經近三年時間完成的院線電影。

《迷局伏香》講述一位前澳門司警梁鏡暉(林家棟飾)進入金融欺詐團夥內,尋找一宗「謎案」幕後黑手的過程。十年磨一劍,《迷局伏香》是監制廖子馨繼《奧戈》後又一傾力指導之作。今年適逢澳門回歸二十週年,《迷局伏香》這部集合三位澳門作家太皮、李爾、寂然的小說,改編而成的懸疑故事片,從開拍到即將上映在澳門以至大中華地區都是備受關注。廖子馨自豪地說:「澳門不缺好的劇本和故事。澳門是中西文化交融之都,有很豐厚的人文資源。例如以澳門傳教士故事為背景的劇本就受到香港導演青睞,這是澳門獨有的歷史和文化。」

「這部片不僅是澳門文學與影視創作的成功結合,更體現粵港澳大灣區互補融合優勢,是澳門與內地在影視發展上相互合作的成果。」廖子馨補充道,「這次邀請了香港和內地的影視明星出演,但在拍攝過程中,發現澳門演員在劇中的表現讓我十分驚喜。若將來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出演影視劇集,如電視劇集,定能做得更加出色。」但一部出色的電影除了需要精彩的劇本故事和演員精湛的演技外,台前幕後的專業人員、影視製作人的努力也是至關重要的。但澳門本地專攻影視發展的專業人才,如:製片人、攝影師、美術師、服裝師、影視化妝師、道具師、燈光師、專業剪接師等都十分缺乏。

廖子馨表示《迷局伏香》的前期創作及專案啟動,得益于澳門文產基金的資助,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她非常感謝文產基金為澳門的電影產業所做的推動作用。

談到影片的投資部分,她深有感觸,指出經費不足仍是拍攝過程中的一大桎梏。電影行內有一句俗話:開弓沒有回頭箭,影片只要開機,每天都在消耗資金。而文產基金提供的啟動經費對於整部電影來說,可以說是杯水車薪。在困難重重情況下,身為監制仍要多管道張羅經費,甚至抵押自己的物業,才使得拍攝能如期進行。

經過這次電影實踐,她建議文產基金在支持電影產業的過程中,應該設立分段申請資助機制,並且允許在適合的情況下,給予追加申請資助的可能。

目前,澳門雖然在努力支持文創產業,也支持了許多電影項目,然而,從整個行業來說,並沒有太大的發展,其中一個因素是缺乏對電影產業的整體認知。電影的劇本創作、影片拍攝完成很重要,但是,後期的發行宣傳同樣重要。現在,在申請資助時,文產基金要求把全部的預算計畫一次性上報申請,導致的結果就是,電影拍攝完成後無法再取得資金資助進行宣傳和發行工作,如此一來,實際上對電影產業的發展反而起到了禁錮的作用,導致影片可能在澳門首映後就封存在櫃子裡。因此,希望可以將對電影的資助分為兩個部分:製作部分;宣傳發行部分。這樣的好處是:影片前期製作完成後,即可根據影片的品質、發行的範圍(是否取得國家電影局龍標)等因素,預估成果,給予不同程度的宣傳發行資助,真正推動電影產業的發展。

拍電影的人都知道,無論做了多麼完美的計劃,但前期製作階段特別是聘請演員的片酬這類製作成本,以及事前事後的宣發成本都是難以預估的,經費隨時超出當初預算。但是按規定,提交計劃書,通過評審後就不得再作修改或補充,政府在審批經費上規限過嚴,使得拍攝團隊日後遇到任何困難,難再得到政府的幫助,希望能在法規上能有所完善。

另外,文化局為簡化拍攝單位申請在澳拍攝程序,聯同多個公共部門推出「拍攝申請協調服務」,原意上是提供統一收件服務,節省申請單位走訪多個公共部門提交申請的時間,但實際執行時卻成效不大,團隊仍需奔波於各部門遞件審批,過程中耗費不少時間,建議政府進一步簡化程式,發揮一站式功能,比如學習內地的專業做法,集合多部門舉行拍攝前會議,一次過商討解決拍攝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大大提高效率。

《迷局伏香》這部匯聚了眾多內地和港澳影視人員之力拍攝而成的電影,也顯示了內地在製作電影上水準頗高,電影拍攝和後期製作技巧值得我們學習。而政府也在探討優秀人才引入制度,按行業發展需求廣納英才,優秀電影人才亦能填補本地電影市場人才不足的發展短板,為本澳影視產業發展鋪路。「澳門這座小城,一直都上演著無數守望相助、溫情和諧的動人故事,這些豐厚的人文資源,可為創作人帶來最直接的靈感來源和精神養份。」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ighteen − ele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