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中的小眾——紀錄片

文:文創講壇
圖:網絡

澳門政府為應對新冠病毒影響,扶助中小企,保障就業,推出以工代賑政策,文化局將推出拍攝紀錄片計劃,參與者須是本地電影及文創界人士,拍攝內容符合電影創作、動畫、音樂等。筆者認為在影視產業中,紀錄片過去長久以來不太受投資者重視,一來給人沉悶、藝術、實驗的固有印象,二來拍攝團隊跟拍對象耗時較長,資金回收週期長,而剪輯放映時間方面,又與常規電影時長不同,故多在電視台系列播出;而收視率高低影響電視台爭取廣告商的投入,這也造就與院線產業鏈差異,以上因素讓紀錄片在影視產業中成為偏小眾圈的觀賞文化。但內地隨著《舌尖上的中國》、《二十二》等紀錄片獲得好評及經濟收益,紀錄片產業也走進地方政府、投資人視野中。

常態補助到宣傳發行
台灣最早在
1995年,由全景印象工作室承辦文建會地方記錄攝影工作者訓練計畫開始,培養藝文工作者學習拍攝技術,捕捉社會議題,以影像反映在地文化,引起社會共鳴。國藝會則從1997年開始推出紀錄片製作常態補助,2010年再推出紀錄片製作專案,每年專案補助35部紀錄片,每部補助最高可達150萬新台幣。經過多年培養,從小眾到上院線,票房可過千萬新台幣,特別是2013年齊柏林執導的《看見台灣》,上映二十九天全台票房破億,給予創作團隊希望。此外,在宣傳上台灣紀錄片海外推廣計畫由“Taiwan Docs”執行,服務項目包括台灣紀錄片資料的保存與整合、國內外產業資源整合、推展國際合作、協助影人項目。

內容產業模式探索快
內地方面,《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
2019》提及,紀錄片生產總值從20095億元,到2018年達到64.45億元人民幣,10年期間增長了12倍,並以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帶動紀錄片風潮,吸引各界關注。由於互聯網時代形成的碎片化特性,人們生活節奏快,紀錄片也向著短、輕、快方向發展,如《如果國寶會說話》、《早餐中國》等,時長均在58分鐘內,適合網絡平台播放。影片時長、播放平台採購的轉變也讓導演目光從院線、電視轉向網絡平台,造就了紀錄片內容、產業的探索。現時內地網絡平台一方面購買紀錄片獨家播映權,另一方面也參與紀錄片的出品,如騰訊與BBC合作的自然紀錄片《王朝》,這些除體現了紀錄片價值得到關注外,更重要是業界巨頭對產業提前的佈局。

澳門紀錄片對接內地
澳門為中西文化交流的城市,其歷史建築、文物瑰寶、華僑故事、飲食文化等,都是珍貴的文化資源值得進一步發掘包裝,讓外界了解小城故事。而影視產業也是文創產業中,最能帶動更多行業、機構參與,若要在影視中突圍,除了成本高的商業片外,較低成本的紀錄片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現時澳門文化中心自
2007年起,一直推行影片製作資助計劃《澳門影像新勢力》,召募本地錄像創作計劃書,其中就有紀錄片製作,由於內地紀錄片市場發展迅速,建議可以與內地網絡平台對接,讓有潛力的作品可以到更廣闊的平台曝光及創造收益,並讓導演了解內地市場發展;同時政府也可以設定主題,如以澳門文物瑰寶為主題拍攝紀錄片,就市場熱度吸引更多人關注。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ineteen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