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風車劇團:永遠迎風向前(上)

文:台北藝術大學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副教授于國華

圖:紙風車劇團

臺灣表演藝術領域,紙風車劇團十分獨特。如同團名紙風車的意象,因為風吹而不停轉動;自從1992年成立以來,不僅節目製作一再突破,在經營策略與社會回饋方面,也做到與時俱進、隨時代演變而推陳出新。

紙風車劇團以兒童為對象。在臺灣,兒童劇有一定的市場,但絕大多數兒童劇團都是小型團隊。紙風車劇團是臺灣文化部直接補助的六個臺灣品牌團隊之一,代表團隊在創作水準、演出場次、營運制度、教育推廣等方面的績效,都達到高標準。

成立以來,紙風車劇團不斷推出創新作品。主要的舞臺作品包括兩個方向,其中十二生肖系列結合跨界元素,每年推出以當年生肖為主題的新創作品,形式包括話劇、歌舞劇、偶戲等,演出現場強調互動,透過新奇道具與劇情設計,打破舞臺限制,臺上、臺下交融一片。另一個是幻想曲系列,透過巫婆做為代表形象,將創意單元組合成一檔節目。每年新製幻想曲節目,陸續發展出許多傑出的段落,成為劇團演出的經典劇碼。

每年除了十二生肖系列幻想曲系列的巡迴演出,紙風車也積極在校園推動戲劇教育,培育未來的演員及觀眾。早在1995年,臺灣文化部前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紙風車劇團舉辦「青少年戲劇推廣計畫」,連續十年期前往各地國中和高中推廣戲劇,包括課程、演講、輔導成立社團等措施,影響深遠;1999年開始舉辦六屆「超級蘭陵王」戲劇比賽,吸引許多年輕朋友參與。許多當年受到戲劇啟發的學子,如今成為表演藝術的演出者或行政工作者。

紙風車劇團經常主辦大型遊行和藝術節慶活動,從而找到戲劇創意的另一種表現方式;紙風車劇團從中累積了豐富經驗,首創結合戲劇和巨型雕塑的展演模式。這些活動形式的表演節目,走出劇場、直接觸及群眾,但也因為必須面對地形與天候變化,培養了劇團現場應變能力,以及設計製造大型道具、帶動現場民眾情緒的能耐。

2006年,紙風車劇團推動“319兒童鄉村藝術工程,發願演遍全臺灣319個鄉鎮,而且以專業劇場的舞臺規格和節目水準,在戶外搭臺演出。歷經七年,他們沒有放棄任何一個偏鄉,甚至到達沒有表演藝術團隊曾經抵達的遙遠離島;龐大的演出費用,全部來自劇團向社會募款。

2010年臺灣地方制度調整,重組成為368個鄉鎮市區。紙風車劇團完成“319兒童鄉村藝術工程,接著在2013年展開368個鄉鎮市區的巡迴演出。從2006年到2019年底,“319”“368”兩項計畫,總計已演出近700場、接觸約150萬名觀眾,捐款者高達95千個公司、團體或個人,其中大部分是小額捐款。這兩項演出計畫,到目前還在持續中。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14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