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如是:賴聲川的劇場大哉問

文: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于國華
圖:上劇場

劇場的絕對魅力/在於它的現場性/它的浪漫在於/它是生命短暫與無常的縮影。上海徐匯區美羅城五樓,上劇場入口的鐵門上,印著劇作家賴聲川的幾行字,正好說明為什麼需要劇場的提問,以及劇戲發展的核心命題。

來到美羅城,賴聲川的專屬劇場,為了他醞釀十年的新作品《曾經如是》。近年賴聲川將重心從臺灣移到內地,創作不斷;正當觀眾驚嘆他各種結合商業與藝術的創新嘗試,這回新作違反市場常規,演出五小時、犧牲座席、減少場次。但是,評論家周黎明指出,這是賴聲川在長達八小時的《如夢之夢》攻得藝術極頂之後,另一道戲劇藝術的險峰奇景

環形舞臺,與《如夢之夢》相似的蓮花池再做區分,多了南北通道以及中島。故事從中國西南深山小村開始,經歷傳統價值與商業現實對沖,在驚天動地的災難之後,場景移到美國紐約。大山裡自在生活的牧民,在繁華紐約的社會底層苟活。又一次災難,911事件摧毀世人對於文明的幻想,一行人出發尋找凈土,為了永遠安頓自己身心。

《曾經如是》很跨越。跨越兩大洲、三十年時空、真實和虛幻、偏遠山村和現代城市的文明差異,也跨越了區隔市場的商業與藝術。但它沒有跨越說故事的劇場本質,如同作品開場說道:一個接著一個的夢境。五小時內,賴聲川說了更多故事。

近年內地舞臺劇市場火紅,許多作品風光一時。除了跨界超級IP”成為票房保證,高科技運用例如多媒體、沉浸體驗、浮空投影等感官經驗,受到觀眾追捧。市場上還是有傳統劇作,與《三體》系列等高科技演出同樣並列票房保證的《白鹿原》,傳統鏡框舞臺、甚至陝西方言。但《白鹿原》出自著名文學,它的雋永在於透視人性真相的犀利與溫暖,讓人低迴難忘。

《曾經如是》的創新,是回到劇場傳統、手工業式的創新。它改造舞臺,塑造多達三百個角色,故事主題卻很單純。沒有刺激感官的科技,反而觀眾內心被賴聲川刺激,不斷自我追問:此生追求什麼?得與失,有與無,哪個是真、哪個是幻?

內地是個巨大市場,科技的感官激發,必然引發無數回應。劇場求新求變,固然為了觀眾無止境的探奇,但審美經驗還是要回到意象之間。感官刺激就在當下,如同口味,觀眾需求只會不斷加重,最後因為麻木而不再有味。看戲固然有娛樂目的,觀眾從現實短暫抽離、得到片刻自在,但曲終人散還是回歸現實。反而觀眾走出劇場,餘韻如何綿長持續,才是劇場人永恆的藝術追求。偉大作品提供觀眾面對人生的經驗,啟發處事的智慧,才是讓心靈深刻滿足的饗宴。

探討人心對應外在變局的《曾經如是》,也是戲劇本身何去何從的寓言。如同凈土在人心;源於常民生活的劇戲,故事才是核心。偉大作品要經過時間考驗,在不同時空、從不同角度、立足不同情境的探問,都要能夠提供人生啟發。

澳門戲劇發展起步晚,並非沒有人才和觀眾,目前也有一群懷抱熱情、積極投入的戲劇工作者。澳門本地市場有限,政府支持成為引導戲劇發展的指標力量,面對資本競逐、科技掛帥的市場潮流,政府資金反而要回返核心,培養本地人才、發展地方特色故事、培育觀眾。澳門戲劇的未來,必定要從本地人才與故事出發,才能在立足世界、得到認同。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ight + ninete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