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創的大空間與小空間―澳門文創探索之一

   圖、文:上海社會科學院
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花建

說起澳門,人們第一感覺是它的空間之狹小。澳門陸域面積僅為32.8平方公里,總人口僅為67.2萬人。在澳門半島和氹仔、路環二島構成的城市陸地之外,澳門的水域面積也十分有限,缺少大量的岸線和水景。然而,從澳門作為創意城市建設的角度看,它恰恰應該把建設文化空間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使得澳門的空間從物理意義上「狹小」邁向品質意義上的「精緻」和「活力」。

環顧世界級的文化中心城市,都對打造城市文創的空間傾注了巨大的熱情和資源。它們既包括建設大型的「文化產業復合體」,容納大量的文創企業和活動,成為城市競爭力的有效載體,也包括利用原有的交通空間、工廠空間、商業街區、濱水岸線等,打造靈活多樣、形態豐富的小微文化空間,形成強集聚、多組團、網絡化的文化生產力格局,讓居民和旅遊者獲得「移步換景,皆有驚喜」的體驗。而要取得這樣的成果,需要有厚積薄發的智力勞動,也需要有政府的規劃、企業的支持和市民的呼應。

以紐約為例,「空中花園」(High Line)位於紐約市曼哈頓西部老工業區-肉類加工區,其前身是一條運送肉類和工業產品的高架鐵路橋。它於1930年代建成,一直使用到1980年代才廢棄。1999年作家戴維和畫家哈蒙德發起一個名為「拯救高架橋之友」的組織,呼籲將這座廢棄的高架鐵路橋改造成一個綠色走廊,為紐約創建一個休閒娛樂和創意集聚的新去處。它的整個工程費時約4年,終於把這座廢棄20年的高架橋變成具有現代美感的「空中花園」。

它離地9米高,部分區域寬18米,從甘斯沃特街延伸至曼哈頓西區第30街。它完整地保留了曼哈頓肉類加工區的老工業傳統,傳承了富有價值的老城文化遺產。它不但再造了高架鐵路橋的藝術化景觀,而且定期由設計師為市民和旅遊者進行現場講解,讓紐約市民獲得一個緬懷歷史、讀解城市、休閒愉悅、激發創意的共享空間。

今天的「空中花園」保留了原先縱橫交錯的鐵軌,也整修了生長多年的上百種野花,還建有生機盎然的淺水池。人們沿橋散步,可觀賞水流寬闊的哈得遜河、自由女神像和帝國大廈等景觀,回味這座老工業城市的點點滴滴,依稀回憶起老一代紐約人創業的時光。令人驚喜的是:許多新潮的藝術家和創意人樂意把「空中花園」作為展示新作的理想空間,從而吸引了更多的時尚人群和旅遊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澳門要在原有的城市基礎上打造更為豐富的文化空間,立足於有限的城市結構,在樓宇、商街、岸線、花園、碼頭、路橋等基礎上,增加文化設施、文化符號、文化景觀、文化活動,給人以歷史傳承、人文想象、藝術審美、多元魅力,形成一種兼備創意、體驗、生產、交流、集聚、輻射的復合型文化功能場域。比如:澳門以海而起,以港而興,濱水岸線是澳門寶貴的空間資源,應該在漁人碼頭等地建設更多樣、更豐富的文化空間。

它的建設重點在於:
第一
,形成表達獨特審美的體驗之地,把中華文化和葡語文化交融、大海與大陸交匯的歷史文脈,提煉成為具有高度識別性的藝術符號;

第二,打造文化基礎設施和多種文化專業服務的集中之地,在這裡進行創意活動的成本最為低廉、創造工作較為便捷、國際化程度較高,因而成為各類創意成果的誕生之地;

第三,塑造文創活動與商貿、旅遊、工業等活動的交融之地,讓創意的基因跨界滲透到各類空間中,吸引貨幣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源集聚;

第四,吸引文化生產力主體從事各種研發、創造、演藝和交流活動,也便於社會公眾參與和共享創意成果。一言蔽之,要突出審美活動的體驗性,基礎設施的便利性、創意主體的創造性、文化交流的活躍性,讓豐富的文化空間提升澳門作為創意城市的魅力。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17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