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動社區:有好事發生

文、圖:澳門理工學院
文化創意產業教學暨研究中心
客座副教授于國華

社區是生活的地方;生活總保有一定慣性、穩定與安逸。希望社區主動改變,並不容易,必須先激發民眾追求改變的意向。社區營造往往先藉由活動事件擾動社區慣性,逐步邁向營造的旅程。

相對於工作場域的競爭與壓力,社區是提供休養生息、甚至保護躲避的地方。社會學家刻意區分「社會」和「社區」,差別不在大小,而是不同的功能。與社會相較,社區更為親切溫馨,成員分享認同、相互支持。

社區必然存在內部異質性。社區成員有不同的需求,面對不同的困難與壓力。一個社區最大的同質性,往往只是生活地點的集聚;要讓民眾為了共同目的而動員,必須有足夠堅強的理由。

在許多社區發展案例中,引發改變的源頭,經常來自災難或困境。例如,臺灣宜蘭縣蘇澳鎮白米村,長期遭受水泥工廠的汙染,村民群集反抗,迫使工廠停工。但是,原本依賴水泥工廠謀生的村民,解決了汙染災難,卻帶來生計困難。最後村民轉化了當地的傳統木屐製作技術,以文化創意產業重振社區經濟,如今白米村成為知名的「木屐村」,觀光客絡繹不斷。

臺灣南投縣桃米村,是交通不便的窮鄉僻壤,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受災嚴重,生存更加困難。最沒有開發的地方、就是環境維護最好的地方,災後村民發揮創意,重建成為生態村,如今是臺灣社區營造的範例。

社區營造的啟動,一定得要這麼悲苦?其實,文化活動是相對安全、愉快的啟動選擇。

傳統中國社會然缺乏「群己」觀念,但絕非沒有集體行動。遇到節慶或農忙,民眾可以自發地協力合作;只是合作的動員,需要共同確認的動機。例如臺灣當地從1995年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即是以文化政策為社區創造合作動機。

「社區總體營造」由政府以經費補助社區舉辦文化藝術活動,或進行環境空間美化,讓社區裡「有好事發生」。政策「擾動」了社區慣常狀態,引發民眾合作的動機,形成公共參與和討論過程。很多社區經過擾動,改變了原本的消沈,持續不斷進行社區改善。

如今臺灣眾多令人心儀的特色社區,多是經過「社區總體營造」而逐漸形成。但「有好事發生」之後再度恢復寧靜的社區,為數也多。社區中需要熱心的人和組織,搭配政府給予的資源、專業者的助力,才能將一旦啟動的社區活動,經營成為常態行動。

澳門民間社團舉辦活動十分頻繁。望德堂從十年前開始舉辦街頭活動,從藝文表演、文創市集、時尚展示到支持澳門電影,與澳門文化產業的發展節奏相和,早已成為常態化的周末風景。「光輝路環四月八」為慶祝譚公誕辰而辦,已經連續58屆;地方社團和民眾積極參與,讓這項活動成為創新的傳統。

澳門是個生機蓬勃的城市。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社區的功能是提供安居;而今,面對經濟發展適度多元化的轉型需要,承載豐富常民文化的社區,成為最被期待的璞玉。

社區是城市文化的基礎。政府可以通過良善的機制設計,對社區文化活動給予支持,在過程中創造人民認同感,啟發文化意識與美感體驗,豐富百姓的日常生活。以社區為主體的文化活動,精彩了民眾生活,也豐富了澳門文化。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18 + 2 =